目前分類:主題課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G78 #自主課 #生涯探索

今天帶中學部的小孩們探索自己的特質、認識不同的職業。

首先分成兩組,一組進行抽卡牌篩選的活動,輪流抽卡、棄卡、交換卡,讓手上維持五張卡牌,最後再篩選出三張自己最想要的職業,記錄下來。

另一組則在便利貼上寫下自己的同學可能屬於哪一種人格特質,然後貼在白板上。

過程中,我觀察到幾個很有趣的現象:

1.有小孩目標很明確,手上的卡牌幾乎都同一種顏色,抽到同一種顏色的卡牌就陷入了選擇困難⋯⋯

2.有小孩一開始就陷入選擇困難,因為不知道要選什麼,最後選了自己所知道或接觸過的職業。

3.有小孩自己所選擇的特質和同學眼中的特質不太一樣,有新的發現!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到疫情影響,三月底原來要舉行的「移地訓練」因而取消。一二三年級孩子們本來要以主題課學習到的科學與手作知識,設計自己的「磁力玩具」與參訪學校的孩子分享。出不了門的孩子於是重新發想季末發表的形式,於是開啟了這個季末分享會的策展模式。 

 

由於也無法邀請「家長們」入校體驗孩子們的手作設計,所以孩子們懂腦筋在「學長姐」身上,決定在季末發表週,邀請學長姐來玩他們設計的磁力玩具。

   

     

過程中的每個星期,都可以看見孩子們努力在分組的主題課中發想、設計、組裝、測試自己的創意。偶爾也需要排解孩子們合作不順暢產生的糾紛、吵架。大哥笑,二哥鬧,三哥哭得哇哇叫~一二三年級的小小孩就在這樣的歷程中,一邊提出自己的創意,一邊解決實作的困難,一邊排解與同儕的紛爭。然後慢慢建立起與人合作的能力,慢慢學會說清楚自己的想法,慢慢運轉自己的小肌肉去組裝自己與同儕的創造力。

幾次巡堂經過他們的教室,看著不同組別的老師奮力與這群孩子一起「工作」,帶領他們跨出自己的「自我意識」,動腦動手的一點一滴地建構著自己的「磁力玩具」世界。我就會非常欽佩小實光的教師團。不知怎的,此刻我的畫面就出現「怪獸電力公司」裡的那位「阿布」(Boo),整的「毛怪」和「大眼仔」歪歪叫~哈,歪樓~

有幾次演講,有老師或家長問我:「小實光的老師是如何發想與決定主題的?」
嗯,這真是好問題~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廷軒老師

 

上學期一二三年級的主題課學了「聲音」,再做出獨特的聲音玩具,這學期我們延續玩具的主題,要帶孩子們認識磁力、磁場以及磁化金屬等等,我們將孩子們分成三組,每一組學的磁概念都不同,孩子們在當中體驗、實驗、學習後,要成為小老師,將所學的概念教給另外兩組的同學,最終每個人都能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磁力玩具。

 

這兩週我們學了「磁鐵有哪些樣貌」、「磁鐵能吸住哪些東西」、磁鐵的「超距力」實驗、「磁鐵的不同位置磁力大小」、「不同大小磁鐵的磁力」、「如何找出圓形磁鐵的N、S極」、「磁鐵的相吸與相斥」、觀察「不同形狀磁鐵的磁力線」、合作出八道關卡的「磁力賽車道」,每一個環節和概念的引出都讓孩子親自嘗試、觀察,得出結論。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By St. Augustine

 

去年,帶著六年級的孩子進行移地學習,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壯遊」,一路上孩子遇上各種「美麗的風景」:在鹿野永安國小守護孩子的校長,老師 ;從台北移居台東的建築師,卻從事綠蠵龜保育與台東土地結合的民宿主任~「大俠」。在偏鄉擔任課後照顧的退役潛艦艦長,隱身關山的料理高手~同心水餃店老闆,在屏東牡丹作社造的沈仲文,隱身台南巷弄的慕紅豆~·~·~·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好像對設計有錯誤的理解,認為設計等於讓產品、作品看起來好看。其實不只是看跟感覺的外觀問題,設計是它如何運作。 」
— Steve Jobs ,2003

所以設計的到底是什麼?一定要設計某個東西像是平面或立體作品、某一件產品、網頁介面,才稱之為「設計」嗎?如果設計不只是聚焦在物件本身,以「Design Thinking」為思考途徑,你的眼光將能夠放得更遠。

只要你需要解決某一問題,你都能運用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來發想策略。於是從改善走路動線、教室環境整潔、台北學分組、甚至是個人生活的時間管理,Design Thinking都能使這些問題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設計思考的價值不只侷限在創意產業,人人都可以透過 『think like a designer』,解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
設計思考從同理心出發, 鼓勵跨領域合作、發想、動手做, 培養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的軟實力。

這一學期的建築設計師初體驗,我們想要帶著孩子將眼光聚焦在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美學元素,生活元件。讓孩子藉由特意的主題透過身體感官與空間文化美學的連結,理解空間創作的設計思考。在創作的過程中穿插分享觀點以及討論進而增加同理心及表達的邏輯能力, 以此進行的目的為希望以每個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為創作的基底,讓他們 在創作的過程中將存在於生活的文化美學抽取出來並且打開對空間的感官,進而理解美學的邏輯。

第一堂課,孩子利用基本的幾何圖形,讓自己的創作在平面的紙上鋪展開來。每一個孩子用自己已經發展出來的色彩美學,進入創作的組合與發想。然後透過分享,看見彼此的作品。然後在老師的鼓勵下,進行作品的「介紹」。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好像對設計有錯誤的理解,認為設計等於讓產品、作品看起來好看。其實不只是看跟感覺的外觀問題,設計是它如何運作。 」
— Steve Jobs ,2003

所以設計的到底是什麼?一定要設計某個東西像是平面或立體作品、某一件產品、網頁介面,才稱之為「設計」嗎?如果設計不只是聚焦在物件本身,以「Design Thinking」為思考途徑,你的眼光將能夠放得更遠。

只要你需要解決某一問題,你都能運用這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來發想策略。於是從改善走路動線、教室環境整潔、台北學分組、甚至是個人生活的時間管理,Design Thinking都能使這些問題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設計思考的價值不只侷限在創意產業,人人都可以透過 『think like a designer』,解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
設計思考從同理心出發, 鼓勵跨領域合作、發想、動手做, 培養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的軟實力。

這一學期的建築設計師初體驗,我們想要帶著孩子將眼光聚焦在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美學元素,生活元件。讓孩子藉由特意的主題透過身體感官與空間文化美學的連結,理解空間創作的設計思考。在創作的過程中穿插分享觀點以及討論進而增加同理心及表達的邏輯能力, 以此進行的目的為希望以每個孩子的生活經驗作為創作的基底,讓他們 在創作的過程中將存在於生活的文化美學抽取出來並且打開對空間的感官,進而理解美學的邏輯。

第一堂課,孩子利用基本的幾何圖形,讓自己的創作在平面的紙上鋪展開來。每一個孩子用自己已經發展出來的色彩美學,進入創作的組合與發想。然後透過分享,看見彼此的作品。然後在老師的鼓勵下,進行作品的「介紹」。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空中閃爍著無數個微小的光亮,那些都是星星。即使不借助任何儀器,我們也可以看得到它們遍布四處。但,這些星星是什麼?星星為何閃爍?它們距離我們多遠?有沒有外星人?太陽會燃燒嗎?地球會不會爆炸?彗星會不會和地球相撞?第一星星是怎麼變出來的~~~

 

哈,好多的疑問?

走,我們到士林的天文科學教育館上課去~

 

一進館我們就被「繁星蒼穹」給吸引住,小朋友或坐或立看著多媒體的宇宙與滿天閃爍的小星星,一直「哇」~「哇」~個不停。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來了,小實光的孩子照例要裝神弄鬼一番,極盡表演變裝之本事,但你知道萬聖節的由來嗎?

 

10月31日是萬聖夜,一般認為萬聖節是美國的節日,但據信萬聖節的根源其實可以追溯到好幾世紀以前的英國,和鐵器時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有關。

古凱爾特人的薩溫節是夏季的結束,收成季節的結尾,也是冬天的開始。

 

據說,每年的這個時候,死去的幽靈和鬼魂會回來看訪在世的生者,而陰陽兩界之間的屏障也在這個夜晚變得最小,讓靈魂得以通過。這是不是和台灣的「中元節」有些相似?人們知道幽靈鬼魂會來造訪,但害怕有惡靈滋擾,因此自己也假扮成鬼怪的模樣掩護,並在夜晚點燃火炬和燃放篝火以遏阻死神和惡鬼。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慶祝萬聖節,有些宗教信仰的人就認為拿死去的往生者來取樂是不對的。因此我們尊重不同信仰的觀點。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