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思沙龍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光校長

 

一早我們進入另一所公立小學。位於德國Hungen.是一所Jenaplanschule。(這是一所公立學校,但學校的經營是以Jenaplan為核心進行學校教育的建置)

耶拿教育(Jenaplan)是德國教育家Peter Petersen(1884-1952)於1923年於德國耶拿大學擔任教授期間,在他所管理的耶拿附屬學校中進行的教育改革計畫,也是對應當時教育環境將所有孩童都當成罐頭,用固定的教材填鴨出「一樣」的人才,有所不滿而衍生出的教育改革計劃,在歐洲有近百年的歷史。

Petersen的教育觀,翻轉了當時教育以老師為主體,上對下施教、灌輸的方式。展開以學習者為主體,以孩子為起點,出發去探索自我,探索這個自我立足的世界。

  

   

五月的德國,氣溫仍然是可以凍的讓人哆嗦的季節。下車後一別於車內的溫暖,冷空氣立刻讓我們昏沈的腦袋清醒過來。一進入這所學校,有著和前一所學校一樣的「中央」區。可以看見孩子們安靜地坐在自己的角落,閒適的寫著作業,閱讀或是放空。不一會,見他們紛紛走進教室。校長過來和我們打招呼,說明一下待會的安排與注意事項。校長幫我們分成四組,進入不同的教室觀課。以下分成幾個面向來觀察: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訪的第一個學校,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許多設計,無論在硬體上或是軟體上,充分的展現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而這與我們在台灣多年來操作的課程,十分相像。再一次帶著被鼓舞與印證的心情進入這個校園。

德國的小學學制是四年制。今日參訪的這學校很特別,雖說是公立小學,但他的課程自有其精彩處。之所以說似曾相似是因為這個學校的很多舉措,非常的有「實驗」的味道。

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讓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鼓勵學生彼此合作而不是競爭。鼓勵教師進行跨領域,跨年級的合作。

看到這些目標,是否感覺和台灣實驗教育現場標示的精神雷同。(甚至在十二年一貫的課綱精神中也可以找到如是的影子)

 

一早進入這個學校,第一時段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主要的學習科目是「工具學科」:德語和數學。在德國,地方政府很清楚的標示出學生在一到四年級應該學會的「能力」與「目標」。所以在進校門的不遠處公告欄上就掛著「語文」與「數學」的學習目標(學習地圖)。我們可以由這個圖表很清楚地看見孩子在這個階段所必須學會的能力。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前

老師們忙著整理開課後的空間,佈置教室,準備教具,然後~~~

   

   

迎來了武漢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的新聞。一時間,搶買口罩,酒精,額溫槍及各式防疫設施的工作取代了開課前的準備工作。

開課日的前一天,星期日下午,到化工行買了兩桶75% 酒精,夥伴來訊說:「校長,快看新聞,中央防疫中心與教育部一起宣布「延後開學」到二月二十五日。」

真是傻眼的新聞,再過十幾個小時就要開課了。馬上陷入天人交戰的狀況,臨時宣布停課,上班的家長怎麼辦?同時,面對疫情又該當如何?孩子的健康是我們要審慎面對的議題。

很快地,群組裡的家長與老師開始詢問「是否正常開課?」「明天上班怎麼辦?」「防疫措施準備的如何?」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廷軒老師

昨天連上兩節四五年級的國語課,上學期經常讓我很頭大的班,這週就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上課變得更積極,同儕支持度提高,用思考取代說我不知道,不再漫不經心的等待他人,而是說「老師我們可以幫他嗎」?

今天想說說K的故事。事情要從上學季的國語課說起,K是剛加入的插班生,因為過往在公校的經驗導致他對國語的學習非常非常排斥,特別是在寫字這一部分,聽過他不少次的碎碎念。

 

K上學季經常在課堂上表現不耐煩的臉,尤其當我們在上內文深究的課時,作業也是缺交的狀況嚴重,找藉口說自己忘記帶,其實是沒寫。記得某一週我留可放學後補作業,那篇文章是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對孩子來說難度很高,我帶著K從文本找支持理由,沒想到他就在快寫完時突然有情緒,然後開始碎念「煩死了!怎麼這麼多啊!」我當下就平靜的告訴他「如果不想寫,現在就先不要寫了。但是你要知道自己的情緒怎麼來的!」他用力的說著「我不知道!」然後開始露出齜牙咧嘴的表情,我看著這樣的他,覺得有點疲倦也有點心疼,「他是氣自己吧我想」隔兩天後的國語課,他依然漫不經心的聽著課,我看他放空便走到他旁邊指給他看我們在討論的段落,他碎念一聲「煩死了!」我低聲問他「你說什麼?如果你現在沒辦法上課就先出去吧!」他回「沒有啊!我不是說你!」我就先擱置,不到五分鐘,我又聽到K小聲的念著「討人厭」,我當下直接跟他說「你現在沒有要學習的狀態,請你出去!」愛面子的他就著要被我請出教室了,不過他的情緒來得快去得快,很神奇的是我對待他的情緒反而沒有太大的情緒,只是覺得這個孩子好像打結了,不論我怎麼引導他,就是很難說出內心的話,甚至會在我的關心之後回覆一句「你走開」,然而上學期末進步成「不要管我!」然後自顧自的崩潰。

 

這一週要上他們班的課前我依然戰戰兢兢,沒想到第一堂課,可對於我提到這學季會有延伸閱讀的書,眼睛發亮,說著「老師,我可以下課就去借嗎?」而昨天更驚喜的是連續兩堂課,可不像從前把自己當客人或是不耐煩,也絲毫沒有用言語刺激同學,整堂課都認真參與,這學季的主題是「四季交響曲|冬」於是我讓孩子們聽「雪」這首歌,並試著一人一句來翻譯這有點古意的歌詞,輪到K的時候他精確的翻譯出班上所有孩子都講不出來的詞,這時其他孩子們自發的為K鼓掌,我也抓準就會大力稱讚K,後面講到歌詞中「心田」這個詞,孩子們不懂為什麼要叫「田」,我向孩子解釋因為心是種什麼下去就長出什麼的,這時旻說「那K...」(意思是想說他很愛罵人),K當下只說了「什麼啦!」並沒有反擊的他讓我又更驚喜了,於是我說「你們有沒有覺得K這學季進步很多?」孩子紛紛說著他們觀察到K的進步,這件事就這樣和平度過~而後半堂課讓孩子聽韋瓦第的冬,玩「分一得一」,心裡想到的畫面要寫下「(人)+(形容詞)+(地點)+(做什麼)」,K問我「老師我能用畫的嗎?」我跟他說畫完還是要寫喔!出乎意料的是他一點怨言都沒有,反而認真的做,完成後要找五位同學收集他們的答案,K有禮貌的問庭:「請問我可以跟你交換嗎?」WOW啊 !我心中真的是有一百隻馬跑過去的激動!以前的他可能會超級不想參與~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廷軒老師

昨天是中學季的開學日,經過秋假跟夥伴們一起討論出想跟孩子們對話的議題後,昨天就集合全校想讓議題回到孩子自身去思考。

我負責帶孩子們討論的議題是「各班放學的狀況」,先讓孩子們六到七人分成一組,其中一定要有一個六年級或七年級的學長姐,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討論更有效進行,搭配「六頂思考帽」的思考方式,讓孩子學會站在不同角度想這件事情。藍色帽子都是由各組年紀最大的孩子擔任,他們要負責控制大局、帶領討論,接著由白色帽子說出每天放學看到的現象,再來換紅色帽子說出自己對於這個現象的想法,黃色帽子則要提出正面的建議,綠色則要以創意面來補充建議,黑色帽子在聽完建議後必須想一想這樣做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最後由藍色帽子帶領大家凝聚共識,做出結論。

   

   

其實在帶這個討論法之前有些許緊張,因為全校打散做討論是全新的嘗試,因此刻意把步驟拆的很細、說得很清楚,不過在各組聽他們討論時,就覺得好感動呀!我們的孩子是能做到的,大的孩子會引導小的孩子,小的孩子也不會因自己年紀小而在旁發呆,反而是積極想辦法,讓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

最後各組的大孩子上台說出他們討論的結果時,聽到以下很不賴的想法:
「可以各班統一放學集合時間,然後看哪個年級最快排好就先下樓。」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以來,一路忙,從校務到班務,主題課程的備課,新生家長訪談,演講,全校的移地訓練,六年級畢業的移地學習(壯遊),德國教育參訪~~~都快忘記休假感覺了。學期結束前,終於迎來了端午連假,決定來好好地爬爬山,追一下日劇,做一點料理,喝一點小酒~同時也還還積欠許久的「文字債」。
四年前,好友琇雯介紹了一部日劇:「下町火箭」。那時讓人看得熱血沸䲢,有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氣魄。雖然我們沒有沖天的火箭凌雲志,但卻有「超級堅強」的「教育魂」。
《下町火箭》故事描述佃航平阿部寬飾演)原本是宇宙科學開發機構的研究員,負責研發火箭引擎,後來因為火箭發射失敗,佃航平扛下責任,辭職回北海道老家繼承父親的小工廠「佃製作所」。由於佃航平始終無法忘懷自己的火箭夢想,即使受到週遭親朋好友的反對,他毅然投入大筆經費,進行火箭引擎的研究開發,故事至此當然不會一帆風順,佃航平遭遇同業惡意控告侵權,讓公司陷入巨大危機。在勇敢逐夢與公司經營的兩難之間,佃航平究竟該如何抉擇?
這個連假,我觀看的是《下町火箭2》。故事延續四年前的腳本,但「佃製作所」因為火箭發射的業績可能面臨轉移,身為企業的負責人,掌舵手,佃航平開始帶領公司轉型為無人農耕機,割稻機的引擎,變速器製造商,希望藉由宇宙開發的衛星技術移轉而改善日本農業高齡勞力密集的社會現況。(呵呵,好像劇透太多了~)
劇本當然不可能讓主角一帆風順的演到底,總要有些人生的起伏,困難荊棘滿佈。然後也才會有感人的情節與對白,讓人慷慨激昂的一直追下去。故事中,男主不斷要面臨「大公司」的壓迫,也同時面對「合作夥伴」的背叛,同業的攻擊。劇中看見了許多商業競爭模式下延伸出的「專利戰」,「資訊戰」。男主既要維持公司的營運,同時要面臨「研發成果」被競爭對手剽竊,然後反客為主的攻擊。
在合作夥伴「Gear Ghost」面臨專利侵權戰時,男主伸出援手。在獲取專利交叉授權協議一事,男主召開主管會議說道:
「我覺得還是應該告知Gear Ghost一聲吧!」
主管們說「這可是我們成為變速器製造商的好機會啊,那是社長您的夢想呀~」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兩個月協助另一實驗教育單位進行規畫時,校長告訴我他心目中理想教師的特質:

1.具有同理孩子、富教育愛、充滿熱情的人師(能跨領域合作,具愛心,耐心與細心)

2.具有專業力的經師(專業科目的PCK能力、批判思考,問題解決與敏銳的覺察、調整與諮商輔導孩子的能力)

3.具有執行力的良師(設計思考、創新與課程實踐智慧)

聽完之後,我只能告訴他,校長您要找的老師恐怕是[萬中選一]的高手,是一個[聖戰士]。必須有著傳教士的熱血、恆毅與專業知能。

回來之後,因為寫實驗教育師資培育的相關論文,發現從以前在大學師培上課到一路走進實驗教育的現場,發現第一線的教師真是一個很重要的推手

推動孩子找到自己生命意義與生存能力的重要推手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緯六○度天空下的觸發/小光校長

 

不禁想起在雪花紛飛、零下十六度的氣溫裡,E1小學這所使用非常多原木,特別給人溫暖而明亮感受的學校。筆者在這裡遇見了芬蘭教育的初驚艷--零年級(nongraded)的作為。E1小學校長告訴筆者:「芬蘭孩子要站穩在起跑點,而不是贏在起跑點。」芬蘭人,願意將小學前兩年分成三年來讀,不在意年紀,只在意學習能力。因為芬蘭人普遍認為,人生是一場長時間的馬拉松賽,不需要贏在起跑點,寧願慢慢打基礎,讓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態度與習慣一旦養成,終生受用無窮。筆者在後續的參訪學校,國高中、大學、圖書館都可以看見一群學習態度良好的公民,這是一種向上、向善的學習氛圍
筆者思考這些需要特別關注的孩子,詢問校長和副校長,她們如是回答:
芬蘭人重視每一個人的權利,一個國家必須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所以我們花心思努力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不管是語言課、自然課,還是數學課,我們不強調個體的能力好,而是希望達到「均優」,所以我們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看在筆者的眼中,真是感慨萬千!筆者有一個孩子,正就讀臺灣體制內的國中九年級,整個學校的氛圍,還是停留在以考試為主體的資優教育、學生被訓練成精熟教科書內容的「考試機器」,一個仍在不斷重視排名與競爭的學校環境。整個社會價值依舊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在進行社會階級複製,如果你是特立獨行的人,或是有學習障礙、過動症、亞斯柏格症孩子,很快便被貼上標籤,遭到老師、同學的另眼看待。
進入二十一世紀,仍然無法看見臺灣的孩子從考試的桎梏中被解放出來。臺灣的學校仍以工業時代的大量生產模式,快速的複製校舍、課程與教學模式。但,我們的心靈並沒有真正的開啟,我們的孩子依然必須焚膏繼晷的在許多不知名的夜晚熬著,目的只是為了「考好試」。學習的快樂與成就,無法從這些量化的分數上得到驗證,所以我們僅是不停的複製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師」,企圖生產一個個被我們學校「加工過」的產品,我們甚至寄望他們有一樣的「品質」。
文章標籤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小光校長

 


   親愛的姐姐,經過一夜的「激烈意見表述」之後,我們又背起了行囊,走進了各自的角落,扮演自己的另一個角色---教師與學生。所不同的是,你走入一個傳統(主流)學校,而你妹妹則走入「另類學校」。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大老遠把小孩送來「另類學校」?為什麼要跑到這樣一個鄉下學校來服務?靜夜沉思,我也往往必須自問一下,我究竟要追求的是一個甚麼樣的教育?
 

 

我一直相信辦教育,教師首先得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也把受教育的孩子當成一個人,然後大家才能相互平等、自由地「學習」,因為孩子的發展及成長,你不可能把什麼價值灌輸在他內心,教師和孩子都應該謙虛地注視激盪出來的火花(程延平,2009)。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