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期中跑檯實作評量一直是「科學客」們的公開傳統
透過實作跑檯評量
可以很容易的看見孩子
How to think?
How to learn?
How to cooperation?

我們認為學習科學本來就應該以一種探究實作的形式進行
透過小專輯的操作
讓孩子回到生活情境或是科學實境
透過「現象」的觀察
與問題的推理,預測
我們找到一些歸因
然後進行對話討論與問題檢索

期中考前,我們的學習重點一直聚焦於「力學」
期中考前我們來到「浮力」單元
透過科學史認識阿基米德
然後設計一些相關實驗
讓孩子從實作的過程
明白阿基米德的「明白」

過程中我們討論了「浮力」,「質量」,「體積」與「密度」的關係
也從實驗中觀察向下力(重力),想向上力(浮力)的「拔河」
認識密度大小的影響,學習「排水法」

然後在這個期中評量裡,我們讓孩子挑戰「彩虹水」,浮體與沈體的「拉拉隊」比賽,另外結合一與二的應用題:「蛋蛋的憂傷」~讓雞蛋浮在彩虹水的中間層。

看似簡單的題目,孩子們必須熟悉浮力原理,與夥伴互助,謹慎小心外加不怕失敗~
推理的過程可以看見一開始有組員陷入錯誤的假設,然後再失敗中重新探究原理,重新建立推論。也可以看見有些孩子在失敗中憤怒地想砸破雞蛋。當然也有些小孩接受這「蛋蛋的憂傷」,面對失敗重新組裝實驗。

這是一間常常面臨「失敗」的實驗室。常常會有人失敗,卻很少有人直接放棄的實驗室。
這是生命中的真實情境
是孩子們練習人生的實驗室

我喜歡他們面對「淡淡的憂傷」的時刻~(千萬別說我變態)
哭過,罵過甚至摔過都沒關係~
因為
那是前進的力量與養分

整理完情緒
我們重來一遍
二遍
~~~十遍~

我們總會看見孩子們破涕為笑的風景
這是我認為
最美麗的實驗室風景
喜歡每一個認真做實驗的身影~

小光校長
2018/11/28

  

    阿基米德的浮力實驗    密度實驗    彩虹水       

  

利用各式道具進行浮力的實驗(認識沉浮體的差異),必須讓物件浮在固定的區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實光 的頭像
    小實光

    臺北市小實光實驗教育機構

    小實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